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學校文化的功能(上篇)
作者:時間:2016-08-05 17:13:33來源:佚名 點擊量:0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指出:“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展現校長教育理念、學校特色的重要舞臺,是規范辦學的重要體現,也是德育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重要方面。”這已經概括出了學校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體來說,學校文化具有如下六大功能:
1.先決功能
學校文化對于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的發展具有先決性功能。也就是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發展,首先來自于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發展之根系。
(1)奠定民族文化的基礎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以后,就有了教育,隨后也就產生了學校教育,隨之,學校文化也就誕生了。不論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還是其他文化,都是由人來創造的、發展的。人的文化涵養、知識能力水平決定著文化創造和發展的品位。創造文化的人正是首先從學校教育中習得了知識、能力,受到了學校文化的滋養,才具備了創造文化的能力。這是從文化生產力——人的角度看學校文化的先決功能。另外一面,學校文化的生成,本身就為民族文化、國家文化奠定了發展基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特別是精神文化首先應是從教育開始生成的,特別是正規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傳承并創造了人類的思想、理念文化科學知識以及有關技能、生產和生活方式等,并使這些形成學校的特有文化,然后把這些傳授給一代代學子,推向社會,使學校文化成為社會大眾敬仰和學習的對象。社會文化正是在學校文化奠基的基礎上產生、發展、擴大、增厚,最終形成民族和國家的總體文化形態。比如,據有關史籍記載,我國商時就有了國學,分小學和大學兩級,王侯公卿子弟8歲入小學,15歲人大學。在國都之外,大小奴隸主還在自己的封地內設立小學文化程度的鄉學,州設“序”、鄉設“庠”、黨設“學”、閭(25家為一閭)設“塾”,這都是“官學”。到了孔子時代,孔子首設“私學”,招收弟子,才有了私學的規模發展。正是這些學校教育形成了早期奴隸社會的學校文化。奴隸社會的學校文化對奴隸社會的總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
(2)決定國家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教育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地位。要求各地堅持在制定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時保證教育優先的適度超前發展。學校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就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必須適度地超前發展。正是學校文化的超前發展要求才決定了它對國家文化未來發展方向的決定性作用。學校文化對國家文化的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學校文化培育著引領國家文化未來發展的人才。國家文化是要靠人才來發展的,學校今天的教育是為國家明天的人才需要服務的。所以,國家文化明天如何發展,完全取決于這些未來掌握國家文化發展權的人才的行為。學校文化對這些人的影響將會直接體現在他們明天的文化創造和發展行為上。
②學校文化內容的超前性會影響國家未來文化發展的方向。由于前述學校文化的生成發展性,決定了它在不斷地吸取、產生新的文化成分,而這些新的文化元素有許多是超前的,是對社會的未來起作用的,所以說學校文化的超前性會直接影響國家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說學校的和諧文化會引導未來社會和諧文化的發展;學校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會引導未來國家人才的全面發展文化的形成;學校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會引導國家未來學習型組織和全民終身教育文化體系的形成,等等。
③學校文化的示范性功能會對社會文化發展走向起示范作用。學校文化是社會文明的榜樣和旗幟,優秀的學校文化必然會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指引方向的作用。比如,美國加州的硅谷正是在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爾大學的文化積極影響下,才形成了勇于開拓、不怕競爭、富于創新、敢于冒險的硅谷文化。下文還將對此做進一步的探討。
2.教育功能
學校文化的本質之一,就是其強大的教育功能。離開了教育功能,學校的存在變得毫無意義,學校文化的存在也就毫無意義。教育功能是學校文化對社會價值意義的重要體現。從社會學的觀點看,教育也是一種文化,它是社會賦予其成員以文化特質的過程,是文化實現文化控制的一個有力的自組織系統。這個系統實現對文化的控制,是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向社會成員灌輸一定的文化思想和行為,而更主要的是通過文化無意識地對社會成員進行文化滲透。
學校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1)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
不論哪一級的學校,學生進入該校除了接受品德教育、知識輸入和能力訓練以外,更重要的是接受學校文化的熏陶。文化注入教育的“特色”,不在于追求知識和理論的高深,而在于大師所物化出的一種文化氛圍滋潤陶和感化;讓學生在文化與教化之間相互交融,在課堂和熏染之中互為體會,在意識和意志的轉化中升華;以文化促知識,用質疑促成熟,用理論促倫理,從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格,陶冶性格和靈魂。學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作用,雖然他們在學校生活學習就只有那么三五年的時間,但學校文化的魅力將在他們的靈魂深處烙下終身的烙印。正如王繼華教授所指出的,在暫住學校的生活中,無論是小學、中學或大學階段,學生不僅是在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接受具有恒久魅力并滲透骨髓之中的思想道德、倫理的教育,體會學校動態、靜態的校園文化和育人取向文化的熏陶;若干年后,他們可能會忘記某位教師課堂所講授的知識,但永不磨滅的卻是物化在心靈深處的取向文化,并以此為驕傲,成為對現實工作的永恒激勵;而其專有的特長,也完全可能就是當初動態的校園文化一瞬間的啟示,也完全可能是學校育人取向文化或班級文化、校長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20世紀杰出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曾在多所大學任教,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學校要培養“和諧的人”。那么,什么是“和諧的人”呢?愛因斯坦說:“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當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也就是說和諧的人會是德與才的和諧統一,是知識和能力的和諧統一,是有獨立個性特征的人。愛因斯坦本人就是這樣的人。因此,學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愛因斯坦認為,學校教育并不必定是有益的,不當的學校教育甚至具有相反的價值。這是因為亞文化(學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既可能與社會文化相安并存,對主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發揮正向功能;也可能與主文化發生文化沖突,阻礙主文化的發展,產生負向功能。
(2)影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是學校的關鍵性元素,沒有教師,學校是不能成功運轉的。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育人的主體,教師文化則是育人的“場”,教師要促使這個場內的各個因子正常發揮自身功能,使培養出的人才適應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需要。完成自身的育人使命,則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的創新。因此教師在學校中其實是兩種身份:一是學生的教師,是施教者,是要把知識和能力傳授給學生的人;二是學生,正如毛澤東所說,要做別人的先生,必須先做別人的學生。因此,教師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是他們在學校文化的熔爐中不斷熔煉、鍛造的過程。
學校文化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影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①學校的價值觀念體系制約著教師終生的價值取向。任何一種學校文化,起核心作用的是其價值體系,包括教育觀、學校觀、育人觀、人才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管理觀等觀念體系,其中特別是育人觀,決定著學校的育人取向。學校文化的宗旨是育人,評價任何一所學校的重要依據最終要看其培養了多少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精英和賢達……因此,育人取向便成為學校文化的命脈。這種取向不僅要有政治方向,更要有按學校文化中既定社會角色育人的目標追求。正是這種以育人取向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影響和制約著教師的價值取向,教師終生都必須圍繞學校的價值取向來實施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根據學校價值觀念體系的發展而不斷變更自己的價值取向。比如,應試教育時代,學校的育人取向是多培養能升入上一級重點學校的學生,而素質教育時代,學校的育人取向則是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這樣,教師必須不斷進行思想政治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自己的價值取向符合學校主文化的價值取向。這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
②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氛圍激勵著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增長新的能力。現代學校是典型的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整個組織處于持續不斷的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的終身學習之中,它創造了一種激勵團體成員積極開拓進取、不斷學習創新的文化氛圍,成為現代學校文化的最重要的特色。學習型組織文化通過知識管理(智力資本管理,知識創造管理,知識共享與轉移管理,知識利用、存儲管理,組織文化建設管理等)使其成員不斷實現知識創新和能力提升,不斷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教師在學校學習型組織創新文化的熏陶下,終身都在不斷地學習、創新、發展,不斷超越自己,不斷使自己的專業化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③學生文化的反作用,促使教師必須不斷加快專業化發展。學生文化一是指學校在特定的社會空間內,全體同學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文化取向,在形態和物質觀念上的反映。學生文化也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文化不僅表現在它對學校文化、教師文化的信任、適應和承載上,還表現在它對不適宜它發展的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中的有關內容的質疑、挑戰與抗載上正是這種質疑、挑戰與抗載,才使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不會僵死,反而會不斷變革、創新、發展,以適應學生文化發展的需要。這就是學生文化與學校文化、教師文化的互動、互促過程。教師作為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其創新的文化意識對于學生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這其中學生文化與教師文化的互動效果,學生文化對教師文化的反饋程度,都影響著教師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影響著人才的培養。一個優秀的教師正是在不斷地從學生的反饋中,從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的。
總之,教師的個人文化融匯成學校的整個教師文化,教師文化是受學校主文化的影響、制約、控制的,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在學校這種類型的學習型組織文化中來實現的。但另一方面,教師文化又反過來豐富、促進學校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同時,還要看到教師文化關乎學生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也關乎班級文化的確立和學校文化理念的貫徹與實施。這是我們要把握的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之間的辯證關系。
(3)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
學校文化相對于社會文化而言,它只是社會主文化下的亞文化——教育文化中的一個子系統,但因為它特殊的教育功能,卻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它不斷地發展個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煉他的思想,并激發他的感情和情緒。由于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個人便逐漸分享人類曾經積累下來的智慧和道德財富。他就成為一個固有文化資本的繼承者。”學校文化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學校文化對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學校文化的創新功能為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提供新的文化元素。學校除了傳承知識和文明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不斷產生新的知識、技術、信息、意識形態、理念等,并通過各種渠道把這些文化新元素推介到社會,影響社會大眾,教育社會成員,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社會上許多的新理論、概念、用語、技術、方法等大都首先來自于學校,特別是大學。
②學校文化的傳播功能使社會優秀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正是學校文化較之其他形式更為優越的強大傳播功能,才使得人類的優秀文化成為社會的主導文化,教育千千萬萬社會成員及他們的后代,才使社會優秀文化得以世代相傳,并在各自的時代得以適當地發展。
③學校文化的選擇功能使社會文化不斷揚棄本體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不適宜成分,使社會文化的精華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教育對一切文化都是有嚴格的選擇性的,這是為其育人取向標準服務的,也是與社會主流文化的方向和要求是一致。因為其育人目標總是要和社會的總體要求相一致的,不然學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學校文化在發展中總是在不斷地“揚棄一吸收一創生”,只選擇本體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精華來教育學生,并通過學生和其他形式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如果學校文化不進行選擇,不分良莠地吸收本體和外來文化中的一切元素的話,那么學校文化就會成為良莠不分的大雜燴了,也就失去了它教育學生和影響社會的價值。
④學校文化的超前發展功能,引導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學校文化具有超前發展功能,因為它培養的是為社會明天服務的人才,必須用明天的目標、理念、內容、體系等來實施今天的教育。正因如此,學校文化總是站在時代的前列,用最新的理念來教育、影響學生,并通過學生和其他形式來引導社會文化發展的方向。比如,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總是無形地對其所在的社區文化發生重大影響,為社區文化的和諧發展提供樣板和經營理念。如始建于1900年的浙江嘉興秀州中學,中西文明的交融形成了其獨特的育人取向,那就是要不斷培養未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熱愛國家、崇尚科學的世界精英。這種超前的育人取向文化對青年學生發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因此,該校先后培養出院士12人之多,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兩彈一星”功勛陳開甲、顧敘生、朱生豪等一大批民族精英皆出自于該校。這些精英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影響可想而知!
1.先決功能
學校文化對于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的發展具有先決性功能。也就是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發展,首先來自于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發展之根系。
(1)奠定民族文化的基礎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以后,就有了教育,隨后也就產生了學校教育,隨之,學校文化也就誕生了。不論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還是其他文化,都是由人來創造的、發展的。人的文化涵養、知識能力水平決定著文化創造和發展的品位。創造文化的人正是首先從學校教育中習得了知識、能力,受到了學校文化的滋養,才具備了創造文化的能力。這是從文化生產力——人的角度看學校文化的先決功能。另外一面,學校文化的生成,本身就為民族文化、國家文化奠定了發展基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特別是精神文化首先應是從教育開始生成的,特別是正規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傳承并創造了人類的思想、理念文化科學知識以及有關技能、生產和生活方式等,并使這些形成學校的特有文化,然后把這些傳授給一代代學子,推向社會,使學校文化成為社會大眾敬仰和學習的對象。社會文化正是在學校文化奠基的基礎上產生、發展、擴大、增厚,最終形成民族和國家的總體文化形態。比如,據有關史籍記載,我國商時就有了國學,分小學和大學兩級,王侯公卿子弟8歲入小學,15歲人大學。在國都之外,大小奴隸主還在自己的封地內設立小學文化程度的鄉學,州設“序”、鄉設“庠”、黨設“學”、閭(25家為一閭)設“塾”,這都是“官學”。到了孔子時代,孔子首設“私學”,招收弟子,才有了私學的規模發展。正是這些學校教育形成了早期奴隸社會的學校文化。奴隸社會的學校文化對奴隸社會的總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
(2)決定國家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教育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地位。要求各地堅持在制定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時保證教育優先的適度超前發展。學校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就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必須適度地超前發展。正是學校文化的超前發展要求才決定了它對國家文化未來發展方向的決定性作用。學校文化對國家文化的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學校文化培育著引領國家文化未來發展的人才。國家文化是要靠人才來發展的,學校今天的教育是為國家明天的人才需要服務的。所以,國家文化明天如何發展,完全取決于這些未來掌握國家文化發展權的人才的行為。學校文化對這些人的影響將會直接體現在他們明天的文化創造和發展行為上。
②學校文化內容的超前性會影響國家未來文化發展的方向。由于前述學校文化的生成發展性,決定了它在不斷地吸取、產生新的文化成分,而這些新的文化元素有許多是超前的,是對社會的未來起作用的,所以說學校文化的超前性會直接影響國家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說學校的和諧文化會引導未來社會和諧文化的發展;學校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會引導未來國家人才的全面發展文化的形成;學校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會引導國家未來學習型組織和全民終身教育文化體系的形成,等等。
③學校文化的示范性功能會對社會文化發展走向起示范作用。學校文化是社會文明的榜樣和旗幟,優秀的學校文化必然會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指引方向的作用。比如,美國加州的硅谷正是在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爾大學的文化積極影響下,才形成了勇于開拓、不怕競爭、富于創新、敢于冒險的硅谷文化。下文還將對此做進一步的探討。
2.教育功能
學校文化的本質之一,就是其強大的教育功能。離開了教育功能,學校的存在變得毫無意義,學校文化的存在也就毫無意義。教育功能是學校文化對社會價值意義的重要體現。從社會學的觀點看,教育也是一種文化,它是社會賦予其成員以文化特質的過程,是文化實現文化控制的一個有力的自組織系統。這個系統實現對文化的控制,是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向社會成員灌輸一定的文化思想和行為,而更主要的是通過文化無意識地對社會成員進行文化滲透。
學校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1)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
不論哪一級的學校,學生進入該校除了接受品德教育、知識輸入和能力訓練以外,更重要的是接受學校文化的熏陶。文化注入教育的“特色”,不在于追求知識和理論的高深,而在于大師所物化出的一種文化氛圍滋潤陶和感化;讓學生在文化與教化之間相互交融,在課堂和熏染之中互為體會,在意識和意志的轉化中升華;以文化促知識,用質疑促成熟,用理論促倫理,從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格,陶冶性格和靈魂。學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作用,雖然他們在學校生活學習就只有那么三五年的時間,但學校文化的魅力將在他們的靈魂深處烙下終身的烙印。正如王繼華教授所指出的,在暫住學校的生活中,無論是小學、中學或大學階段,學生不僅是在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接受具有恒久魅力并滲透骨髓之中的思想道德、倫理的教育,體會學校動態、靜態的校園文化和育人取向文化的熏陶;若干年后,他們可能會忘記某位教師課堂所講授的知識,但永不磨滅的卻是物化在心靈深處的取向文化,并以此為驕傲,成為對現實工作的永恒激勵;而其專有的特長,也完全可能就是當初動態的校園文化一瞬間的啟示,也完全可能是學校育人取向文化或班級文化、校長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20世紀杰出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曾在多所大學任教,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學校要培養“和諧的人”。那么,什么是“和諧的人”呢?愛因斯坦說:“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當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也就是說和諧的人會是德與才的和諧統一,是知識和能力的和諧統一,是有獨立個性特征的人。愛因斯坦本人就是這樣的人。因此,學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愛因斯坦認為,學校教育并不必定是有益的,不當的學校教育甚至具有相反的價值。這是因為亞文化(學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既可能與社會文化相安并存,對主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發揮正向功能;也可能與主文化發生文化沖突,阻礙主文化的發展,產生負向功能。
(2)影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是學校的關鍵性元素,沒有教師,學校是不能成功運轉的。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育人的主體,教師文化則是育人的“場”,教師要促使這個場內的各個因子正常發揮自身功能,使培養出的人才適應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需要。完成自身的育人使命,則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的創新。因此教師在學校中其實是兩種身份:一是學生的教師,是施教者,是要把知識和能力傳授給學生的人;二是學生,正如毛澤東所說,要做別人的先生,必須先做別人的學生。因此,教師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是他們在學校文化的熔爐中不斷熔煉、鍛造的過程。
學校文化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影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①學校的價值觀念體系制約著教師終生的價值取向。任何一種學校文化,起核心作用的是其價值體系,包括教育觀、學校觀、育人觀、人才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管理觀等觀念體系,其中特別是育人觀,決定著學校的育人取向。學校文化的宗旨是育人,評價任何一所學校的重要依據最終要看其培養了多少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精英和賢達……因此,育人取向便成為學校文化的命脈。這種取向不僅要有政治方向,更要有按學校文化中既定社會角色育人的目標追求。正是這種以育人取向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影響和制約著教師的價值取向,教師終生都必須圍繞學校的價值取向來實施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根據學校價值觀念體系的發展而不斷變更自己的價值取向。比如,應試教育時代,學校的育人取向是多培養能升入上一級重點學校的學生,而素質教育時代,學校的育人取向則是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這樣,教師必須不斷進行思想政治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自己的價值取向符合學校主文化的價值取向。這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
②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氛圍激勵著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增長新的能力。現代學校是典型的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整個組織處于持續不斷的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的終身學習之中,它創造了一種激勵團體成員積極開拓進取、不斷學習創新的文化氛圍,成為現代學校文化的最重要的特色。學習型組織文化通過知識管理(智力資本管理,知識創造管理,知識共享與轉移管理,知識利用、存儲管理,組織文化建設管理等)使其成員不斷實現知識創新和能力提升,不斷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教師在學校學習型組織創新文化的熏陶下,終身都在不斷地學習、創新、發展,不斷超越自己,不斷使自己的專業化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③學生文化的反作用,促使教師必須不斷加快專業化發展。學生文化一是指學校在特定的社會空間內,全體同學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文化取向,在形態和物質觀念上的反映。學生文化也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文化不僅表現在它對學校文化、教師文化的信任、適應和承載上,還表現在它對不適宜它發展的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中的有關內容的質疑、挑戰與抗載上正是這種質疑、挑戰與抗載,才使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不會僵死,反而會不斷變革、創新、發展,以適應學生文化發展的需要。這就是學生文化與學校文化、教師文化的互動、互促過程。教師作為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其創新的文化意識對于學生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這其中學生文化與教師文化的互動效果,學生文化對教師文化的反饋程度,都影響著教師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影響著人才的培養。一個優秀的教師正是在不斷地從學生的反饋中,從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的。
總之,教師的個人文化融匯成學校的整個教師文化,教師文化是受學校主文化的影響、制約、控制的,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在學校這種類型的學習型組織文化中來實現的。但另一方面,教師文化又反過來豐富、促進學校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同時,還要看到教師文化關乎學生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也關乎班級文化的確立和學校文化理念的貫徹與實施。這是我們要把握的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之間的辯證關系。
(3)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
學校文化相對于社會文化而言,它只是社會主文化下的亞文化——教育文化中的一個子系統,但因為它特殊的教育功能,卻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它不斷地發展個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煉他的思想,并激發他的感情和情緒。由于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個人便逐漸分享人類曾經積累下來的智慧和道德財富。他就成為一個固有文化資本的繼承者。”學校文化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學校文化對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學校文化的創新功能為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提供新的文化元素。學校除了傳承知識和文明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不斷產生新的知識、技術、信息、意識形態、理念等,并通過各種渠道把這些文化新元素推介到社會,影響社會大眾,教育社會成員,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社會上許多的新理論、概念、用語、技術、方法等大都首先來自于學校,特別是大學。
②學校文化的傳播功能使社會優秀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正是學校文化較之其他形式更為優越的強大傳播功能,才使得人類的優秀文化成為社會的主導文化,教育千千萬萬社會成員及他們的后代,才使社會優秀文化得以世代相傳,并在各自的時代得以適當地發展。
③學校文化的選擇功能使社會文化不斷揚棄本體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不適宜成分,使社會文化的精華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教育對一切文化都是有嚴格的選擇性的,這是為其育人取向標準服務的,也是與社會主流文化的方向和要求是一致。因為其育人目標總是要和社會的總體要求相一致的,不然學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學校文化在發展中總是在不斷地“揚棄一吸收一創生”,只選擇本體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精華來教育學生,并通過學生和其他形式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如果學校文化不進行選擇,不分良莠地吸收本體和外來文化中的一切元素的話,那么學校文化就會成為良莠不分的大雜燴了,也就失去了它教育學生和影響社會的價值。
④學校文化的超前發展功能,引導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學校文化具有超前發展功能,因為它培養的是為社會明天服務的人才,必須用明天的目標、理念、內容、體系等來實施今天的教育。正因如此,學校文化總是站在時代的前列,用最新的理念來教育、影響學生,并通過學生和其他形式來引導社會文化發展的方向。比如,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總是無形地對其所在的社區文化發生重大影響,為社區文化的和諧發展提供樣板和經營理念。如始建于1900年的浙江嘉興秀州中學,中西文明的交融形成了其獨特的育人取向,那就是要不斷培養未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熱愛國家、崇尚科學的世界精英。這種超前的育人取向文化對青年學生發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因此,該校先后培養出院士12人之多,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兩彈一星”功勛陳開甲、顧敘生、朱生豪等一大批民族精英皆出自于該校。這些精英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影響可想而知!
- 上一篇:學校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形態
- 下一篇:學校走廊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