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作者:金火炬時間:2020-01-10 13:56:31來源:佚名 點擊量: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文化建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應緊靠自身特征,充分認識其自身文化教育薄弱的現狀,加快研究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掌握文化建設主動權,發揮在校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實踐相結合,以促進學生道德素養、文化素質的提升,營造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校園氛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文化應在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當今時代特征,深入研究發展成為具有現代化、全球化、先進科學的社會主義文化。本文擬從高校的有關特征入手,探討研究新時代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改進方法。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高校以信息、通信、計算機、電子等學科為主,雖然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都設立了人文、經濟、管理等學院和學科,并設置相關專業,但此類學院專業在全校中的地位遠比不上老牌學院專業。受歷史因素影響,院校的師生在日常的教學、科研與管理中往往重視學習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從而產生重學術技能和輕人文素養的矛盾沖突。具體從文化的四個層次來說[3]:物態文化方面,高校的經費大部分用于科研儀器采購、技術投資等方面,學校圖書館書籍占首位,文科資料較少,校園布置“風”,建筑單調,景觀呆板,缺少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總的來說就是注重基礎建設但不同程度忽視人文涵養。制度文化層面,高校在信息公開等方面缺乏靈活性,往往都是簡單下發通知,導致學生不解、埋怨等現象,這些現狀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養和人文精神,組織協調不到位,欠缺聯動機制和變通做法。行為文化層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設校園文化,突出特色養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創新。首先是活動形式單一,很多高校的做法還是停留在一些傳統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動效果不盡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動,很多活動沒有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活動雖多缺乏精品。心態文化,又稱精神文化層面,各高校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缺乏師生交流,缺少人文關懷;學生之間忙于科研學術,交流減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動只強調精神文化的政治性,缺乏“寓教于樂”的做法,學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尚存在較多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還需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去改善。
二、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途徑研究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建設契合時代特征的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主導多元化的社會思潮[4-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不斷培育踐行,確保其科學性。高校是我們新時代培養先進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時代[6]。另外,精神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要重視理論思想的灌輸,也需要將時代精神、校園校情相結合,“寓教于樂”。建設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將學校的傳統特色、文化底蘊、理想追求、辦學理念互相融合,營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圍,有助于形成學校以育人為本、教師以敬業為樂、學生以成才為志的優良校風。
2.建設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
校園環境與學生培養具有戚戚相關的聯系,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新時期,全國各大高校紛紛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環境改善,文化設施增加,拓寬宣傳陣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邊環境融合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建設過程中,特別是高校重視實用主義,很多校園文化建設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建設校園物質文化過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較單一、傳統,往往都是掛橫幅海報、校園廣播等,此類方式很難讓在校師生產生共鳴,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設缺乏頂層設計,沒能夠和傳統高校校園元素相結合,可以考慮將新時代的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宿舍樓、教學樓、操場、圖書館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個整體的良好校園物質文化格局。
3.推陳出新,開展創新特色的豐富校園行為文化活動
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高校在校園行為文化活動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活動形式單一,校園活動還是一些常規的唱歌、表演,偏娛樂化,學生參與活動收獲較少,僅獲得一時表層的快樂,無法從中升華思想,對人生發展無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動較少,很多活動都局限于應付上級要求,或緊跟流行趨勢,缺少長期持續的品牌活動。長期持續的品牌活動,有助于傳承活動精髓,不斷改進,活動影響力更大,學生參與度會更高,成效會更加明顯。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創新特色的校園行為文化,我們要推陳出新,定期舉辦校園文化活動,要結合學生特點舉辦風格別樣的活動,要圍繞紀念性元素舉辦有意義價值的活動,要結合學校社團文化活動進行開展,將新時代特征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其中,開展多樣化、特色化、時代化的校園行為文化活動。
4.改革創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園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結合自身校情,制定相關的制度,趨于良好[7]。制度文化的建設,通過規章制度、行為標準的界定,可以充分約束高校學生的行為,形成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觀念意識。比如佩戴?;瘴幕?、每年規定進行迎新晚會等等,都是校園制度文化的一種體現。這些制度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教育,當高校師生遵守這些制度的時候,也同時學習知識,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三下鄉”等暑期社會實踐的推廣,學生參與其中,不僅在實踐中學習,更鍛煉能力、開闊眼界。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也為教學科研提供了數據依據的支撐,教研并行,意義非凡。制度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制度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高校在推動新時代特征的校園文化方面,常通過開會的形式進行,真正落地的較少,常頒布文件,少具體執行,在經費保障、組織協調、人員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影響建設的進程。為此,高校應該注重實施,要改革創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園制度文化。
新時代將文化提高到了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高度,作為高校,不僅要為社會培養先進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更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8]。高校肩負著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更要改革創新,緊跟時代潮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高校以信息、通信、計算機、電子等學科為主,雖然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都設立了人文、經濟、管理等學院和學科,并設置相關專業,但此類學院專業在全校中的地位遠比不上老牌學院專業。受歷史因素影響,院校的師生在日常的教學、科研與管理中往往重視學習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從而產生重學術技能和輕人文素養的矛盾沖突。具體從文化的四個層次來說[3]:物態文化方面,高校的經費大部分用于科研儀器采購、技術投資等方面,學校圖書館書籍占首位,文科資料較少,校園布置“風”,建筑單調,景觀呆板,缺少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總的來說就是注重基礎建設但不同程度忽視人文涵養。制度文化層面,高校在信息公開等方面缺乏靈活性,往往都是簡單下發通知,導致學生不解、埋怨等現象,這些現狀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養和人文精神,組織協調不到位,欠缺聯動機制和變通做法。行為文化層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設校園文化,突出特色養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創新。首先是活動形式單一,很多高校的做法還是停留在一些傳統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動效果不盡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動,很多活動沒有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活動雖多缺乏精品。心態文化,又稱精神文化層面,各高校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缺乏師生交流,缺少人文關懷;學生之間忙于科研學術,交流減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動只強調精神文化的政治性,缺乏“寓教于樂”的做法,學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尚存在較多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還需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去改善。
二、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途徑研究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建設契合時代特征的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主導多元化的社會思潮[4-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不斷培育踐行,確保其科學性。高校是我們新時代培養先進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時代[6]。另外,精神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要重視理論思想的灌輸,也需要將時代精神、校園校情相結合,“寓教于樂”。建設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將學校的傳統特色、文化底蘊、理想追求、辦學理念互相融合,營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圍,有助于形成學校以育人為本、教師以敬業為樂、學生以成才為志的優良校風。
2.建設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
校園環境與學生培養具有戚戚相關的聯系,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新時期,全國各大高校紛紛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環境改善,文化設施增加,拓寬宣傳陣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邊環境融合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建設過程中,特別是高校重視實用主義,很多校園文化建設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建設校園物質文化過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較單一、傳統,往往都是掛橫幅海報、校園廣播等,此類方式很難讓在校師生產生共鳴,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設缺乏頂層設計,沒能夠和傳統高校校園元素相結合,可以考慮將新時代的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宿舍樓、教學樓、操場、圖書館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個整體的良好校園物質文化格局。
3.推陳出新,開展創新特色的豐富校園行為文化活動
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高校在校園行為文化活動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活動形式單一,校園活動還是一些常規的唱歌、表演,偏娛樂化,學生參與活動收獲較少,僅獲得一時表層的快樂,無法從中升華思想,對人生發展無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動較少,很多活動都局限于應付上級要求,或緊跟流行趨勢,缺少長期持續的品牌活動。長期持續的品牌活動,有助于傳承活動精髓,不斷改進,活動影響力更大,學生參與度會更高,成效會更加明顯。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創新特色的校園行為文化,我們要推陳出新,定期舉辦校園文化活動,要結合學生特點舉辦風格別樣的活動,要圍繞紀念性元素舉辦有意義價值的活動,要結合學校社團文化活動進行開展,將新時代特征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其中,開展多樣化、特色化、時代化的校園行為文化活動。
4.改革創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園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結合自身校情,制定相關的制度,趨于良好[7]。制度文化的建設,通過規章制度、行為標準的界定,可以充分約束高校學生的行為,形成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觀念意識。比如佩戴?;瘴幕?、每年規定進行迎新晚會等等,都是校園制度文化的一種體現。這些制度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教育,當高校師生遵守這些制度的時候,也同時學習知識,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三下鄉”等暑期社會實踐的推廣,學生參與其中,不僅在實踐中學習,更鍛煉能力、開闊眼界。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也為教學科研提供了數據依據的支撐,教研并行,意義非凡。制度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制度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高校在推動新時代特征的校園文化方面,常通過開會的形式進行,真正落地的較少,常頒布文件,少具體執行,在經費保障、組織協調、人員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影響建設的進程。為此,高校應該注重實施,要改革創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園制度文化。
新時代將文化提高到了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高度,作為高校,不僅要為社會培養先進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更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8]。高校肩負著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更要改革創新,緊跟時代潮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圖書館經典閱讀文化建設
- 下一篇:文化素養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